北极星广场
漠河县城西侧
多云转雨夹雪4~-2°C
二十四节气代表着在四季里的每个阶段的温度变化,但是在遇到相似的节气时,我们就会开始不知道如何分辨,也不清楚之间是有什么区别,还会出现说错节气的错误,那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二十四节气白露与寒露之间的区别吧。
白露 (二十四节气之一):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这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于公历9月07-09日交节。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到了白露就算是真正入秋了,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 白露时节,天高云淡,气爽风凉,早晚的温差较大,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明显地感觉到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
白露时节,秋风在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这种干燥的气候特点称为“秋燥”,白露的气候特点就是干燥。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白露”代表着暑热的结束,而在季节转化过程中,丰收的秋季带给了人们与健康有关的食物以及民俗。
寒露 (二十四节气之一):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结束。斗指戊;太阳到达黄经195°;于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北方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进入深秋,西北一些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南方也秋意渐浓。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气温逐渐下降。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都表示水汽凝结现象,而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夜晚,仰望星空,你会发现星空换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天蝎座的心宿二星)已西沉。我们可以隐约听到冬天的脚步声了。
这一时节,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继续下降。华南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气温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与华南秋色迥然不同。
白露和寒露不一样:
白露和寒露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季节气,但是白露和寒露不是同一个节气。每年9月7日—9日之间到来的是白露节气,每年的10月8日—9日之间到来的是寒露节气。白露过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
白露和寒露的区别:
(1)气候不同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白露节气是夏秋的过渡节气,到了白露节气,天气开始变凉,昼夜温差增大,清晨的时候水汽在近地面凝结成了小水珠,形成一颗颗的“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寒意渐起,寒露的时候已经到了10月,天气开始逐渐由凉转寒,地面上的露水受到冷空气的侵袭,快要结成霜花了,北方地区即将进入冬季气候。
(2)时间不同
白露:白露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天的第三个节气,秋老虎刚刚结束,是夏秋的过渡节气。
寒露:寒露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天的第五个节气,到了寒露节气后天气就开始变冷了,日常需要穿长袖或者薄外套了,早晚温差大,容易着凉。
小结:以上就是二十四节气白露与寒露之间的区别,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了,无论是白露还是寒露,都代表着秋天来了,天气转凉,要多多注意身体健康!
今日白露节气,意味着天气逐渐变凉,而实际上,这两天已经有较明显的变凉了,尤其昨天(6日)在雨水的影响下,最高气温仅22℃左右。根据最新预报显示,预计今北京天气晴好,最高气温27℃,最低气温17℃,早晚温差大谨防感冒。另外,近期山区多雷雨天气,注意防范哦。
2021-09-08中国古代先贤观察天象的变化,参照地候的变化,结合物象的变化,最后形成的反映一年气候的二十四节气,客观反映了自然界的节律变化,有效指导了当时人们的生活。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二十四节气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22-02-21今日白露节气,按理说到了该节气,北方应该是比较凉了,秋意应该比较明显了,但今年却不是。其中,据北京最新天气预报显示,今北京气温升至32℃,预计明后天气温也保持在这个温度左右,体感比较热,紫外线强,大家要注意防晒补水。
2022-09-08今日进入白露时期,气候开始有所转变。一般白露节气南方仍夏,北方渐次秋。其中,南方的江南和华南等地区要注意防范“秋老虎”,高温天气可能时不时侵扰,仍需要注意防暑降温。另外,这个时候登陆我国台风“狠角色”最多,大家要实时关注太平洋台风情况。
2022-09-08今日寒露,一股强冷空气在我国展开,其中,广东也将在影响范围。据广东最新预报显示,今冷空气开始影响广东,冷暖空气相遇,西部及珠三角部分地区现明显降雨。降温将从9日晚开始,预计10日广州最高温将降至26℃,大家要注意及时添衣,谨防感冒。
2022-10-10